六都集合住宅滿意度調查 民眾對「老社區服務差」最不滿
2025 / 03 / 23
中華民國住宅學會與社團法人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日前公布2024年「六都集合住宅居住滿意度調查」結果,住宅層次的滿意度以「 社區」層次敬陪末座,顯示「先求有再求好」的前提下,社區管理與規範部分長期受到忽視。對此專家分析,台北市在高房價影響下,應理解房屋價值與生活品質的平衡,而不是只在乎「室內單位坪數」多寡,才能迎向更好的生活。
根據衡量指標,發現六都民眾住的房子越來越老、坪數越來越小,且不論租或買的負擔能力越來越差。此外,滿意度部分則以住宅自有、屋齡較新、住宅大樓類型、居住時間較短、購屋價格較高、居住空間較大、房間數與衛浴數較多、具備停車位、設有管委會、管理費較高、住戶收入與學歷較高等,居住滿意度較高。再者,調查結果也顯示,租賃住宅在社區與鄰里單元部分之滿意度高過於自有住宅之民眾,顯示民眾「買不起好區位,但租得起好區位」來改善生活品質的現象。
本調查計畫主持人、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表示,透過調查希望喚起社會大眾對居住品質的重視,同時更希望政府應定期辦理居住滿意度調查,且擴及一般透天住宅,以掌握民眾之居住狀況,並逐步改善住宅品質,使國人得以享有居住尊嚴與居住品質。
寶和建設總經理張應偉分析,對於高房價帶來的影響,購屋者除了傳統的「交通時間換取空間」、往郊區購屋外,住在雙北市中心老公寓的民眾,可以透過危老都更的方式來提高生活品質,「雖然房屋面積變小,但可以直接改善衛浴不足、社區缺乏管理以及停車位等問題,對於社區防災也能有直接改善的效率。」
張應偉直言,現代的對於房屋使用模式,不再像過去「一生一屋」或「三代同堂」,甚至居住5至10年後就面臨換屋需求,「生活品質的改善」將成為最直接的效益。